此得之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湿,复受风冷所致张志聪曰:汗出当风,则为风湿;久伤取冷,则为寒湿。腹痛小便不利,少阴热邪也;而下利不止,便脓血,则证为伤血,且有中气下脱之虞矣,故用桃花汤固肠止利也。
兹则先烦后利,是脾家之正气实,故不受邪而与之争,因暴发烦热也。盖小便数少,则津液当还胃中,故知不久必大便自出,不须药也。
少阴病,咽痛者,谓或左、或右,一处痛也。然湿家之痛,则重着不能转侧;风湿之痛,则轻掣不可屈伸,此痛之有别者也。
欲吐,经中之邪不退也。温病、热病者,伤三时之暴寒也。
曰急温者,明不温则见厥程应旄曰:寒在胸中,法不可下,而属实邪,但从吐法一吐,而阳气得通,吐法便是温法。谓未可轻同于张璐曰:发热脉当浮数,而反沉细,知邪风为湿气所着,所以身虽发热,而脉不能浮数,是阳证见阴脉,故『金匮』指为难治也。
湿郁而蒸,气逆而不下行,故微烦头眩。热郁气蒸,故但头汗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