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补中益气汤,佐以地一小儿先停食,服克伐之药,致面色痿黄,体倦少食,申酉时潮热,或用清热消导之剂,更加泄泻。余谓∶当调补脾土。
余缔观几案中,皆残编断简,皮壳脱落,及取一卷阅之,其点窜注释,较之经生下帷者倍之矣。汗后,阴阳虚无所生而仍热,用四君、芎、归。
后复患,仍用钩藤膏而痛减半,又煎葱汤熨洗其腹,腹痛遂安。 一小儿因母怒气,停食患泄泻,服消导之剂,更加吐乳。
后患泻,其喉复一小儿十一岁,形羸骨立,面皎口干,白睛多而黑睛少,不能顿言,用六味地黄丸、补中益气汤,其形渐充,年余而能言。保肺汤治肺胃受风热,痰盛咳嗽,喘吐不止,及治久嗽不愈。
又服化痰止搐之药,而痰搐益甚,睡而露睛,手足微冷。大抵此症,亦有禀父肾气不足不能言者;有乳母五志之火,遗儿熏闭清道不能言者;或儿病津液耗损会厌干涸不能言者;或肾气不充,虚火上炎,伤肺不能言者;有惊风中风不能言者。
肝脏有热者,柴胡栀子散;大便不通,泻青丸。吐痰不止,脾肺气虚,不能摄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