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话制含沙散射影丸,治无遗义。太过色紫红,不及则色淡,始终治法,只宜升解清凉发透为主,所有一切变症,总以阴、阳、虚、实四字括之。
纵能辨之,亦仅辨夫外感之初症,而难辨夫内伏之危症也。未几而声誉骤起,所至之处,其病若失。
答曰:此血虚甚而阳无所附,暴浮于上也。瘦人多火加黄柏一钱,或黄连亦可。
五日少阴受病,少阴脉贯肾络于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干而渴。仲景以此方治误吐逆烦躁而厥者,取大甘以化热、守中而复阳也。
其中更有至妙者,黄柏之苦,合甘草之甘,苦甘能化阴。 第六日,小柴达原加减服后,大解一次,色如败酱,浑赤之溲较淡,夜寐稍安,四更后心烦作呕,饮陈米汤少顷即止,平明自汗,身热乍退,唇燥舌干,脉仍弦数,伏邪渐溃,阴液耗伤,虑生歧变。
水出高源,拟用一味苇茎,取其清空之气,甘平之力,以达清虚而益气化,若雨露之溉,荡涤伏热,即是补阴,清金不寒,壮水非补,且兼开胃,不亦宜乎。 理阳明,和太阴,亦可保其心肾。